基本簡介
雙江鎮是通道縣城關鎮,成立於1957年,位於通道侗族自治縣縣域中部,處於貴州、桂林、張家界旅遊線路的中心地帶,區位優勢明顯,是全縣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中心,也是該縣百里侗文化長廊文明示範帶建設的起點,2004年被命名為全國城鎮建設重點鎮。雙江河環繞雙江城,209國道貫穿城中心,東西南北有4條公路幹線(含1805省道)通往毗鄰各縣和境內各鄉鎮。全鎮總面積109平方公里,其中城區面積3.5平方公里,耕地面積888.3公頃,山地面積9989公頃,森森覆蓋率為78%。全鎮轄有16個行政村,3個社區居委會,112個村民小組,總戶數8956戶,總人口4萬人,其中農業人口1.26萬人,境內聚居著侗、漢、苗、瑤等13個民族,其中以侗族為主,占總人口的80%,轄區內有120多個縣直單位和中央、省、市駐通單位。在城的東、南、西面各建有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公路橋,修築一條通往城東的水泥公路。209國道和S221省道穿越境內,交通便利。
歷史發展
雙江鎮以境內的雙江河得名。解放前是一個農村集貿市場,僅有一條短窄石板老街道,幾家私人店鋪。明清時屬石驛里,清乾隆六年(1741)移臨口巡檢司於此。民國時期屬綏寧縣蓉江鄉,為鄉治所在地。1951年11月劃歸通道管轄,為第五區區政府駐地。1956年成立雙江鄉,為鄉政府駐地。1958年秋,縣治從縣溪遷於此,1959年春,通、靖合併,縣治又遷縣溪。1961年秋,靖、通分治,縣治復遷於此,1963年建立雙江鎮,至今雙江鄉合併入鎮統一行政管理。
雙江因坪坦河、馬龍河流貫其間而得名,是鑲嵌在湘、桂、黔三省交界處的一顆明珠。雙江鎮歷史悠久,侗族文化資源特色獨具,民俗風情深厚淳樸,人文景觀古樸典雅,自然風光秀麗怡人。境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--芋頭古侗寨,始建於明嘉清三年(1508年),侗寨內古建築群保存完整,有雄偉壯觀、工藝精湛的侗家風雨橋、鼓樓、吊腳樓、寨門、薩歲壇、古驛道、蘆笙場、古墓葬群一應俱全;境內還有風景迷人的獨岩公園,有侗族特有的蘆笙歌耶舞等等。每年吸引外來遊客近30萬人次。
經濟發展
雙江鎮工農業持續快速發展。全鎮有工商企業1680家,規模以上企業11家,其中規模工業企業7家,完成總產值11030萬元,農業總產值達7500萬元,農民人均收入1260元,糧食總產量達4352噸。以長防林為主的經濟林達4000畝左右,逐漸形成以紅香-爛陽苗木生產基地為主,以城東-寨上-馬家壩等城郊村種植1200餘畝的反季或時鮮蔬菜基地的輻射周邊的生態農業示範區,建材業、房地產業、運輸業發展較快,財稅增勢明顯。
作為通道縣城區的雙江鎮,將繼續利用區域優勢,立足城鎮建設,務實農業基礎,培育特色農業,發展二、三產業,抓好基礎建設,強化稅收征管,確保社會穩定,促進全面發展,讓明天的雙江鎮更輝煌、更耀眼。
社會發展
雙江鎮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支持下,緊緊圍繞“打造山水園林雙江,建設生態產業園區”總目標,按照“一二三四五”,即堅持一個重點(以縣慶建設為帶動的城鎮開發管理);實施兩輪驅動(城鎮與農村並舉);發展三項產業(商貿業、旅遊業、生態綠色農業);做好四項工作(社區管理、財政、計生、綜治);實現五新目標(新面貌、新格局、新台階、新形勢、新景象)的工作思路,堅持發展第一要務,以經濟建設為中心,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,以開展創建“五好”鎮黨委、“六好”村支部活動為主題,抓班子,帶隊伍,形成了“圍繞經濟抓黨建,抓好黨建促發展”的良好工作格局,促進了全鎮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快速健康協調發展。連續6年獲得“全縣目標管理先進鄉鎮”、“基層先進黨委”、“黨管武裝工作先進單位”、“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先進單位”,連續3年獲得“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目標管理先進單位”、“發展鄉鎮企業工作先進單位”,“懷化市2002—2004年文化先進鄉鎮”,“2004年度懷化市先進基層黨組織”等多項殊榮。
基礎設施
雙江鎮基礎設施基本完善,科教文衛事業發展迅速。全鎮已實現村村通公路、電話和有線電視。水利條件優越,坪坦河與馬龍河在境內匯,年均降雨量1116毫米左右,自然資源豐富,土地肥沃,自然草場面積達3200餘畝,寬敞的草地、滿山遍野的“綠色食品”。水電供應充足。該鎮內有3萬噸/日水廠,有8000×8000伏變電站,可長年保證用電。各類科技服務機構和醫療衛生機構齊全。全鎮有15所國小,2所中學,一所職業總校,有校舍23棟,120萬平方米,有教師905人,在校學生8437人。
雙江鎮鎮政府設在育才路(寨上村對面),縣委、縣人大、縣政府、縣政協四大家駐行政街,縣直各單位、各企業單位、各學校、醫院、廠礦等單位均建於城內和城郊。鎮辦工業有建材、木材加工、皮革等。
旅遊產業
城南郊建有烈士陵墓,陵墓對面有風光秀麗的月山產秀----萬佛山丹霞地貌獨岩景區。1984年,在雙江河上,修建具有侗民族風格的花橋——獨蓉橋,2004年又建成城東花橋,橋面都設有護欄和坐板,是暑天乘涼、休閒的好去處。1994年在民族廣場東側新建雄偉壯觀的侗家鼓樓——同慶樓(現改民族廣場鼓樓),2004年廣場修建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,分運動區、集會主席台和旅遊休閒區。廣場中間是一個足球場和400米標準跑道,廣場南邊和北邊設立體育健身區。2004年城市擴建主要在城東和城西,特別是新建成城東環城路和丫里沖路直接溝通城南,新建河道邊休閒棧道和鼓樓文化廣場為城市添色。雙江鎮按精品旅遊城市的設計,不斷地提質擴容,是一個美麗大氣而富有民族特色和現代韻味的秀城,是集會、旅遊休閒、娛樂度假的理想勝地。
主要景點
芋頭古侗寨
國務院2001年6月25日公布了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雙江鎮芋頭侗寨古建築群名列其中。11月29日,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鄭欣淼還到此揭碑。
芋頭侗寨位於縣雙江鎮芋頭村,沿百里侗文化長廊坪坦河而上,距通道縣城10公里,全寨面積約12萬平方米。古侗寨於明洪武年間興建,歷經明、清兩代,後遭火災,幾經復建,既成今日之格局。大量清中期以前的建築物仍依稀可見,有鼓樓4座,風雨橋3座,門樓1座,古井2口,薩歲壇2個,古墓葬群6處,古驛道1.6公里,全寨183戶,851人。
進入寨子,首先躍入眼中的是一個山谷型侗寨,五十多棟民居鱗次櫛比,一百多年的煙燻火燎使得部分木柱、板壁發出錚錚亮光。蘆笙鼓樓高高聳立在寨中,九重密檐攢尖蘆笙頂式建築。接著沿古驛道繼續往前走,就來到依山脊而建的牙上寨,從山下看上去,一棟棟吊腳樓依山排開,一層疊一層。要登上山脊就必須沿青石板拾級而上108級台階,這是明萬曆年間修建的,全部用勘築打製成型的青石板鋪成,當年西蜀丞相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,曾走過這條驛道;中國工農紅軍過通道召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“通道轉兵”會議,紅軍由此西進,其中有一部分也是踏著這條古驛道上的青石板翻過芋頭界走進貴州……。再沿著石板路走到山腳下時,只見井棚下一口古井四面被青石板圍定,井內清澈見底,旁邊一塊石板上乾隆50年的字跡依稀可見。幾百年來,正是這口古井滋潤了一代又一代的芋頭村民。
芋頭侗民還保留比較原始的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,他們熱情好客,待人十分禮貌,當你走進侗家,不論相識與否,總是笑迎客人,喊你進屋。人們逢年過節或寨中有重大盛事,都自發地去修橋、補路,將鼓樓、涼亭、寨中道路打掃得乾乾淨淨。這裡的風味食品很有特色,主食是大米飯,還有油茶,苦酒,侗粑等。醃酸菜餚是待客的上等菜,還有清脆可口的酸黃瓜、酸豆角。
民俗專家認為,芋頭侗寨從建寨選址、布置建築物,到規劃村寨於周圍環境的協調及人們衣食住行、祭祀,都是傳統堪輿學說在侗民族地區現實生活中的運用。寨內各類建築因地制宜,依山勢、順風水分別布置,將自然風光與人為創造結成天地人三位一體,充分展示了侗民族的古樸憨厚和聰明才智。芋頭侗寨的建築屬於典型的山地溝谷侗寨山脊型和山谷型建築模式,由於寨內建築包含了侗族建築的所有內容,故中國民居研究會的專家稱之為侗族建築的“實物博物館”。目前,芋頭侗寨成為我縣旅遊民族風情和紅色旅遊熱區。
塘坪風雨橋
清光緒7年建,上團三進堂建設,民國10年復修,建築面積10平方米。
薩壇
是始建於明代,分薩瑪壇和薩壇兩部分,薩瑪壇呈扇行,闊4.5米,進深4.1米,石台構架,內高祭台。薩壇植有三棵松柏,並呈三角行分布,正面兩棵,後面一棵,進深6米,土築台基,拜台高1.5米。
古井神韻之稱
乾隆五十年建,旁邊有井碑,字已模糊。自建井自建來常年不乾涸,井水清甜可口。相傳人們喝了這井水能祛病延年,女人喝了面若桃花、青春永駐,男人喝了健腎強脾,身強力壯。